欢迎来到广东仪陇商会!
首页  /  仪陇概述  /  风土人情

神秘的川北客家人——四川仪陇客家(完整篇)




1. 源起


客家人是汉族人民中的一支民系,是在悠久历史长河、灿烂的中国文明中,孕育了这支优秀民系,也称“汉族一个系统的支派”,他植根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,即河南、安徽等省一带。在历史各个改朝换代时期,中原人民因战乱、旱灾、涝灾、瘟疫、逃荒、巡兵等,及南去的官宦贬谪、避祸者很多。秦皇三十六年春,“驻闽、粤、赣之戌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份之一以上”。东晋永嘉之乱,中原的客家人避难,从未停止过南徙的脚步,大规模的中原人民(汉民)逃往闽、粤、赣地区。南北朝时期,南北对峙,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移,迁入人口约90万。唐代安史之乱,唐末的黄巢起义,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,大量民众逃往广东潮州、汕头、海南岛。这些人多住在崇山峻岭中,之后形成了特有的文化——客家文化。客家人的语言,既非汉语亦非少数民族语,但又保存了汉语不少特色;又非广东、福建、江西语。他们在历朝历代屡迁屡逃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艰苦磨练,养成了一种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,非常能适应艰苦环境下生存与发展。他们在广东、江西、福建等地的山岭之中,在那里传播中原文化和耕作技术等,促进了共同繁荣。


2.湖广填川


“湖广”,旧省名,元朝时设置湖广省,其区划范围在今湖南省全境,及湖北省的武昌、兴山等县以南,广东省电白县以西,广西省河池县以东、恩阳县以南。由于明末清初在四川、陕西等省长达40余年的战乱以及旱灾,人被虎食为患,四川人口锐减,所存惟兵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自称“八大王”的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经陕西、巴中入仪陇,后经湖北至万县、涪陵攻陷仪陇,反反复复与明朝、清朝官府军队南北征战,拉锯战长达40余年,仅顺治三年(公元1646年)“大将蒙格挥师南部,时张献忠列寨今西充县,鳌拜军兼程进击,张不幸被叛徒出卖死于阵地,鳌拜分兵追杀全部,破一百三十余营,斩首数万级。”康熙十二年(公元1673年)削三藩,吴三桂叛乱杀入四川,蜀川再次遭难。顺治四年(公元1647年)、六年(公元1649年)、十四年(公元1657年)保宁府等地相继遭旱灾、地震,井、河干涸,四川大闹饥荒。康熙二十年(公元1681年)7月9日,四川巡抚杭爱疏言:“蜀省久为贼踞,百姓逃亡,所存惟兵”。方家瑛任四川典试官时有一首诗《哀川北》:“七日发阆州,五日达潼川。中江近千里,四顾无人烟,蓬蒿无道路,老树长原田。豺狼白昼嗥,猿穴啼树间……两川万百众,光后膏戈铤。锋镝苦未歇,饥疫频颠连。青磷照梓益,白骨横巴绵。遗老哭吞声,至今五十年”。清同治《仪陇县志》载:“自崇祯甲戌………,十余年,人民凋耗过半矣。国朝定鼎初,十三家寇云涌蜂起,盘踞川郡,尤其者为仪邑,丁壮驱之入伍,老弱男女,身膏原野,其逃在山谷者,又值岁比不登,人相食,继之以虎灾……”。顺治初,邑侯刘在宸在仪陇县城“为保聚计,仅得10余户,土著人稀少已可概见”。当时,“公署茫然,侨寓民家,”。“自春徂夏,忽群虎自山中出,约以千斤,相依到廓,居人移避,被噬人者甚众”。“县治学宫”俱为虎窟,数百里无人踪“沃野千里,竟道无行人”。自顺治六年(公元1649年)起,“广加招徕,给以荒田,永口为业”。在招民劝耕中,对州、县官员招民之多寡,予以奖惩。顺治十年(公元1653年)准四川荒地,官给牛、种,听民开垦,官府并给以补助。顺治十七年(公元1660年)流民因返故土,“不得阻拦,听其乐归”。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准许四川寄外省流民,各督抚、造册移送四川省给以口粮舟车之方便。康熙十九年(公元1680年)六月二十六日,四川、湖广总督蔡敏棠疏言:“蜀有可耕之地,而无耕田之民,招民开垦,洵属急务,请敕部准开招民之例,有力招民者,授以官职之衔”。清政府为了恢复四川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招民垦田的惠民、便民、安民政策。赣、粤、闽等地由于兵役之繁,赋敛之重,灾、瘟、饥荒之苦,人口之众,争土日烈,一直处在民不聊生的境地,在清王朝的政策驱动下,沃野千里、田丰地美的天府之国自然成为他们求生存、谋发展的向往之地;仪陇地处丘陵,土地肥沃,森林繁茂,山青水秀,寒暑皆宜,正是他们选择之地。





【入川时间与路线】 据迁入仪陇的客家人携带入川的家谱考证,大多数是在康熙三十年(公元1691年)到雍正年间入仪陇的,也有少数是在乾隆、嘉庆年间入仪陇的。有一家四口由母亲携带几个儿子入仪陇的,有父母五口到仪陇的,有与伯侄一同到仪陇的,有的只身汉子入仪陇,有的是世代友好,同居一个县或一个乡,相约分期到了仪陇,有的因无路费在四川大竹县以160吊钱卖掉儿女,夫妻俩到了仪陇落户。





由于当时交通不变,来仪者不论经湖南、重庆溯江而上,还是经贵州旱路而至,都是要靠两只脚,走很多崎岖的山路,穿越很多崇山峻岭,跋山涉水,行程至少四、五千里,历时至少三到四个月。他们在出发前大都是卖掉仅有的田园庐舍,带上仅有的盘缠,抵达仪陇时,早已行囊空空,有的中途患病而去世,但幸存者毅然前行,达到目的地。有的从江西的虞州出发,经万县、重庆、蓬安到仪陇;有的从广东、贵州到广安,经岳池、合川入仪陇;有的从广东韶州经重庆到万县、大竹、广安、营山再入仪陇;有的从韶州到重庆、广安、岳池、顺庆、蓬安入仪陇。有的在经过之地的途中住上半年又前行到了仪陇,也有住了8个月或住几年后,又辗转到了仪陇。



3.婚嫁习俗


媒人带上女家的母女、姑姑、婶娘、嫂子、舅母等众亲戚(人数要成双)到男家,再次看男方的家境,取得众亲们的认同。这也就是认认亲戚,以便来往和相逢时好称谓。同时,也才能决定婚期。凡是与母女一同去的人,男方都要打发红包,而且给母亲和女儿还要打发重礼和衣物。此后,男女双方协定婚期,在基本取得一致基础上,男方请算命先生“查年月”(结婚期)。结婚期定了,办酒前一月,媒人在男女两家奔走,协商嫁奁等事,有的折成现金,有的请木工到家做嫁奁。男方随媒人带上酒、鸡、猪膀、茶食、糖果、鞭炮、香烛、红线等,抬到女家,同时送去“报期书”。报期书上写的是办婚宴的日期,包括女子上梳(梳头)时辰,女子坐的方向,出亲拜堂时辰。女家在这天要办筵席,请亲友们来祝贺。20世纪80年代后,这套礼节已经简化了。结婚期到了,双方都要大办酒席3天,所以客家人叫“办酒”。结婚前一天晚上,男女两家都设晚宴,叫“起轿酒”,结婚这天叫“正酒”,第三天叫“送客酒”,男家也叫“谢媒酒”,女家又叫“回门酒”。如今已把回门酒改在正酒的当天,新人双双回门。





【起媒 哭嫁】 结婚前一天,结婚的小伙子,备办大红公鸡、红绸缎、鞭炮、酒、肉、红包,用滑杆,也有用车去接媒人来家视事。女子在出嫁前几天的早晚要哭嫁,主要哭述父母叔伯哥嫂的教诲恩情;出嫁前一天的晚上和第二天早上还要哭,主要是以哭诉迎接客人。去听哭的或不听的,都要送钱或礼物。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村哭嫁的甚少。

【坐歌堂 装箱】 结婚前一天,出嫁女要“坐歌堂”,又叫“离母歌”,晚宴后,在正堂屋搭上桌子,摆上茶食,出嫁女主唱。主要唱惜别母女情。有的对歌,气氛欢乐活跃。坐歌堂之后,女家主妇给女子整理准备明天去婆家所需的衣物、手饰、嫁妆,准备第二天抬到婆家,这叫“装箱”。





【梳头】 按报期书上规定的时辰、方向、人选,进行梳头打扮。首先开脸,用丝线和白石灰绞掉脸上的汗毛,接着进行梳装打扮。20世纪80年代,已很少有人沿袭旧俗,把头发盘起呈饼形,戴上花或首饰。2000年后也上梳,但发形多样化,不少是去理发店烫发,装扮更漂亮的新娘头饰。





【迎亲】 正酒的清早,男家吹吹打打,由媒人带领接亲的姑、嫂、姐妹2~4人同抬嫁妆的人,抬上礼盒(礼盒是精制木盒,用冬瓜、豆腐点缀色彩,装成三洞拱桥,中间装上炖熟的猪肉,两边装上红蜡烛,盖上雪白的猪化油)去接亲。近年有抬半边猪肉或用一条刀肉,有的则用冬瓜、豆腐等代替,还有三茶六礼。三茶指茶叶、糖、果,六礼指猪肉、鸡、酒、糖、果、大米,是送给六亲认亲的礼物,表示认定六亲了。也有用一方刀菜(一条长形的猪肉)、一包糖代替,送给每一亲戚。否则就是六亲不认。有的还要“礼行钱”,由媒人去调和。20世纪80年代初,一般一人打发礼行钱1~2元,90年代后,大都为4~10元不等。





【试轿 出亲】 出亲前,女家长辈长命富贵和夫妻双全的人,先坐在轿子里,抬着绕地坝走三圈,有的还要踢轿角三脚,泼酒驱邪,以保吉祥平安,此即“试轿”。试轿后出亲,扶着嫁女拜祖先后,由哥或长辈把嫁女背上轿去,意在该女不愿离别爹娘,但又不得不上轿出嫁,情深难割。20世纪80年代改为扶上轿去,成双数的送亲客,随着花轿前行。在这之前女家专有叔伯至亲站在屋角,锁好箱柜,贴上用红纸条写有xxx姓名的封条。嫁妆出行后,有些抬轿的、抬嫁妆的,有意把花轿、嫁妆停在街口桥头,向新娘讨烟和糖果,不散不走。花轿抬到地坝边,抬轿人就向嫁女讨礼行钱,得钱后才得起轿三步放下。这时,轿前横一条长凳,搁一碗大米,插上香烛,放上红包,还有白酒两杯,厨师提着菜刀,提着大红公鸡,烧钱化纸,撒米,掐去鸡冠尖,滴血于酒杯(说是看吉凶),砍去鸡翅尖羽毛,将雄鸡从轿顶甩过去(说是“宰煞”),一脚踢倒板凳,拿上红包,就走了。





【开轿门 扶亲】 在送亲客中,有一未成年人的小娃(一般都是兄、弟、侄等未成年人)叫押轿娃,由“支客师”(专司结婚礼仪者)用请柬、红包请来押轿人,押轿娃向轿门作3个揖,掀3下轿门,拿上请柬红包后即回到送亲客队伍中去,这叫“开轿门”,等到拜堂后,送亲客才能到屋,所以有“送亲客不到屋”的说法。

送亲客开了轿门以后,由夫妻双全、子女长得好、“命好”的长辈中的老妇人去牵扶新娘柮轿,先用红帖请下轿,请不出来就拿红包,名叫“下轿礼”。20世纪80年代下轿礼在20~40元,2000年后下轿礼少则60元多则200元以上,不到满意数是不会下轿的。民国时期新娘下轿后,便向围着大轿四周的孩子撒铜钱(20世纪70~80年代后改为撒镍币或水果糖),意欲叫孩子们让路。有的还在堂屋门前设火堆或筛子,目的在于防止新娘是月经期进大门不吉利,不是经期者将筛子一脚踢开,从火堆侧边而过。

【入洞房】 新郎新娘拜堂后,由新郎领新娘转入洞房,新郎便给新娘揭盖帕,并用盖头帕拍打去新娘身上的灰尘,表示亲切欢迎(有的说这是打女人的威风,以后女人才怕男人)。接着喝交杯酒,新郎新娘手腕相交叉端酒杯喝酒。喝完交杯酒,然后端椅子来坐,他人端来的椅子,由新娘给红包,但不坐下,要婆母端来的椅子才坐下。再由弟妹或晚辈端来茶水,冬天还要送来烘笼等。凡上所述,新娘子都要给红包、礼行钱。





【迎上亲】 新郎新娘拜堂后,支客师用红帖请上亲到屋里坐。递请柬,请主家参拜“交礼”,抬一口女家装好的箱子放在堂上,上亲要把钥匙交给婆母,行礼参拜。收礼后随即入座吃茶食、花生、瓜子、糖等。送亲客给了出席礼和打端盘礼之后,厨师才出席午宴。新郎要去宴席上给送亲客斟酒,送亲客要给礼行钱,少则4元、6元,多则10元、20元。





【拜客】 上亲交礼后,送亲客开箱给新人更衣,新人双双在堂前拜客。此时鸣炮奏乐,行礼开拜。开拜人必须是子女双全的父母,或是子女双全的伯叔。堂前桌上放两碗米,插两只点燃的红烛,每碗米上放有传家的器物,如金、银、玉、手镯或钱。开拜后按父族母党老幼尊卑列位请到堂前受拜,受拜者必给新人挂彩红、给礼行钱,同时奏乐祝贺。拜客结束时,收拜人与开拜人一样,到堂前领拜后,分别把米碗中盛放的物品及米碗捧给新人,转入洞房,如果收拜的人不合条件,新人不会接收。

拜客后,送亲客走时交有请柬,请乘龙佳婿偕新妇双双回归,叫请“回门”。有的是入洞房第二天清早,娘家派兄弟或车、轿去接回娘家。现在有的是当天回门,有的是新郎随迎亲队伍一起去迎亲不再回门,回门的习俗正在发生变化。
拜完客、送走送亲客后已是下午,由新郎领着新娘,带上香烛、刀头(一刀长条形猪肉)、酒、鞭炮等祭品,到男方祖坟前去拜祖,祈求祖上保佑夫妻岁岁平安。
【闹洞房】 闹洞房也称花好月圆晚会。摆几桌茶食,由支客师主持,宣布晚会开始:1、父母、媒人、新郎新娘及来宾就位(民国时期以前叔伯、兄长不参加);2、请父母、“红叶”(即媒人)和来客讲话;3、新郎新娘各叙恋爱经过;4、新郎新娘唱歌;5、在座来宾唱歌;6、活动:有二龙抢宝、仙女含花、双喜桥、夫唱妇和认物(将量器升子(生子)、镰刀(连到)亮给新郎看后,叫他们说出其名称),男女互相喊叫,无论是喊老婆、老公,都要用客家话喊;7、在场人说祝贺的四言八句或滑稽笑话;8、新郎新娘承诺尊老爱幼;9、新人发喜糖喜烟;10、鸣炮奏乐,结束。
在闹房的人走尽后,由双全命好的姑嫂姐妹去铺女家陪嫁的床上用品。边铺床上的被盖床单边说吉利话,铺好后新娘要给礼行钱。凡新房及床上用品最忌讳“四眼人”(孕妇)触摸。

男家在正酒的第二天早上办席请客,称谢媒酒,女家在第三天中午办席请客,叫回门酒席,至亲和帮忙的都在一起参加一次性答谢宴会。





【生育礼俗】 出嫁女怀孕离分娩前20天,娘家要带着鸡、蛋、面等,到女儿家“催生”,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。如母亲过世,由姑嫂催生,中午男方设宴招待。

小孩子出生后,女婿带着鸡、蛋等礼物到岳父母家报喜。岳父母家请亲友参加祝贺,还要回送鸡、蛋、醪糟、红糖等物。

小孩子出生后第三天,要给小孩洗澡更衣,叫“洗三”,随后,娘家要来“打三朝”,要送鸡、猪肉、蛋、面条、糯米、大米、稻谷等及营养品,还有小孩的穿戴、玩具:衣、裤、鞋、袜、帽、小被、背带、项圈、小镯、风衣、裙等等(现已将“三朝”和“满月”并在一起举办)。同时舅舅、舅母、姑姑、姨娘等亲戚都要送礼。男家至亲也得送礼祝贺。90年代后,随着经济条件好转,娘家送礼的一般有十几挑担,有的还用车子运送。




4.节庆习俗


【过年】 “百节岁为首”,过年视为最隆重、最欢乐的节日,人们早早作好过年的准备。腊月二十四日就是年已到家,要烧纸、放鞭炮,表示迎接,中午美餐一顿,叫过小年,要把住家上上下下打扫一番。腊月三十这天叫过大年,要宰杀禽类,过了这天,禁忌宰杀,要到正月初七、八里才能宰杀。过大年的中午,全家团聚,张灯结彩,欢天喜地进餐。餐前要祭祖,设神位,还要到祖坟墓前去敬祖。进餐时忌讳其他任何人来到门口张望及自家人大声喊叫,认为这是不吉利。
大年三十天晚上,敬神三次:一是祭灶。祭灶不用荤菜,供水果之类。二是交天(天刚亮)时要敬神,叫出天行,同时观天。客家人常说:要吃来年饭,三十晚上把天看,若天色亮喻,稻麦空壳多;天色暗喻,稻麦结籽丰硕。三是祭水井。求水井不干、吃了少病害,祭井后便挑一挑水回家。过年这天,孩子们早就盼发押岁钱了,晚饭后,父母亲、祖爷、祖婆要给孩子们发押岁钱,多少不等。晚上大人小孩围成一团烤火守岁,有的在家看电视,通宵达旦。
大年初一这天早餐后,家长带小孩们提祭品上坟拜年,老人们给孩子发点喜钱,孩子这天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,大人不会过问,这就是客家人说的“大人望使田(使田:客家语,栽秧的意思),大细子(小孩)望过年

从正月初二起,新婚夫妇要到岳父母家拜第一个年,叫拜新年。拜新年是不能收礼的,娘家反而要重重回赠礼行钱和礼物。





从正月初二到十四这段时间,村民们组织龙灯(彩龙)、狮子敲锣打鼓,到乡下登门串户拜年祝贺,参神(龙灯、狮子、绕房一周)烧纸、放鞭炮,耍龙耍狮的人喊”闹元宵”,主人家便给大米和红包,叫“香米香钱”,给多少随主人便,反正是闹着玩。到十四这天叫元宵节,又叫“倒灯会”,晚上,耍龙灯、耍狮子、放鞭炮、放焰火,晚上还要摆筵席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周围村子的人围观,那是最热闹、最开心的日子。解放以前还要抬社火,有的人还扮蚌壳、白鹤、渔翁等互相追逐,逗乐嬉戏,老远的人都打起火把去观赏,直到深夜,才把龙灯首尾和纸糊的社火、蚌壳等,拿到河边烧掉,所以叫“倒灯”。90年代后,电视普及了,看电视的人多了,元宵节组织这类的活动也就很少了。





【清明节】 农历清明节的前几天,带领儿孙们背上香蜡纸烛、刀头敬酒(一刀熟猪肉和两杯白酒)和米浆与清明菜(野菜)蒸的清明馍(既是祭品,也可食用)去祖坟处祭拜,在坟头上挂长条形的白纸或黄纸,同时还要培土植树。没有挂纸的坟墓叫孤坟,意即没有后世传人。培土植树是按祖辈留下的话去做的:“树有根,水有源,人有祖,刻骨铭心,永不忘本”。

【端午节】 农历五月初五和十五,分别称为小端午和大端午。过这两个节,煮肉、蒸包子、包棕子、饮雄黄酒,还要把雄黄酒擦在脸上、手上、脚上,门上还要挂石菖蒲和陈艾,而且还用陈艾、石菖蒲熬水给大人小孩都洗个澡,说是不怕被蛇咬和蚊虫叮咬。端午节期间,新过门的媳妇,要夫妻双双到岳父母家去送节,带上包子和糖果等礼物,离开时,岳父母赠送衣服、草帽和伞等。





【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】 中元节也叫月半节,即农历的七月十五日(有的十四)傍晚,要煮肉、备酒、设香案,意即请回老人灵魂回家过节,还要给老人们送钱烧包(也叫烧袱子),在烧包时祭酒。在另一边烧些钱纸、泼些水饭,说是送给孤魂的,叫“施孤”。这些习俗,至今未减。

中秋节又称团圆节,除煮肉、鸡、鱼而外,主要自蒸糯米捣糍巴,或叫糍粑镆。糍粑要粘上炒香的黄豆面或芝麻、核桃粉子吃,边吃边赏月,如果月不明,就向天发问:“月呀,你吃不吃馍(糍粑做成馍),吃馍快出来!”。

重阳节又叫九九节,在农村不很重视,但是祖传,只是一些有文化的老人约定几人或带着小孩登高远望,老人默默思念祖先,小孩就放风筝玩耍。



5. 丧葬习俗 


老人去世,儿孙叫送老归山,要设灵堂,供奉死者牌位;要办筵席,招待前来悼念(祭奠)的父族母党和亲朋好友,这叫“办夜”。出殡下葬的前一天晚上,去参加追悼的族家,外婆家至亲请锣鼓唢呐,送祭文、纸烛、祭幛、花圈、鞭炮、奠仪。属女婿的送给岳父母死后的礼更多,如纸做金山、银山、金童玉女、车、马、轿等等。属一般亲友的送豆腐、粉条、海带、蔬菜等。80年代后多送礼钱了。凡是来参加祭奠的至亲,孝家都要鸣炮奏乐,在灵堂跪拜,同时要发给3~6尺的白布孝帕,这叫“开孝帕”。有的丧家给来客都发3尺白布,称为普孝。但对前来参加悼念死者的叔伯、舅父等长辈,不能发白布,要发红布帕,说是长辈不能给晚辈戴孝。

安葬死者的前一天晚上,要开奠祭的“茶话会”,摆些茶食,请族下和外婆家等至亲就坐,孝家带领儿媳,披麻戴孝,跪述仙逝史或父母病情经过及衣裳棺木置办情况,如果是对父母生前不孝顺的,族人或婆家就叫其长跪不起,且要严厉训斥。新中国成立后,有些不孝子女仍怕参加这样的会。

家人和至亲参加祭奠,要写好祭文。祭文主要内容是为逝者歌功颂德。在哀乐声中,对着灵柩宣读祭文,孝子们和主祭人跪拜聆听。祭文宣读完毕,将祭文呈给主祭人,由主祭人给礼行钱。祭文分家祭、客祭、灵祭、路祭等等。祭文讲究押韵,每句话字数一样多,4个、5个、7个字一句的都有。有的家庭办丧事,还有游青山、烧拜香、大开五方、大三献礼等形式的。对逆子还要责罚其爬沙、跪瓦子的等等。





【封棺、哭丧、发丧、送丧、烧坑、下葬】 出殡前,家人前往瞻仰逝者仪容,表示惜别。然后把棺木盖上捆固,有的还钉上铁钉。这叫“封棺”。此时子女及至亲们在灵柩前痛哭欲绝,叫“哭丧”。

按照阴阳先生选择的吉利时辰,由八大金刚(抬灵柩者)用手把灵柩抬出堂屋大门外,这叫“发丧”。灵柩抬出家门,主孝人捧着灵牌,执白幡领着其子女媳婿、侄孙等晚辈,披麻戴孝,走在灵柩前面,一路走,一路丢(冥钱),八大金刚抬着灵柩走在中间,接后的是亲朋好友,都是头包白帕(不得穿花衣服)、手拿赠送的花圈、抬着祭幛布。此时鞭炮声锣鼓声一路不停,这叫“送葬”。中途抬灵柩的歇气,送葬的孝子们都要回头、面向灵柩跪下,歇气后灵柩起行,孝子们才能起跪前行。

灵柩抬到埋葬地点后,先用火纸和五谷秸杆,如芝麻杆、棉杆等,用火纸点燃秸杆放在墓坑里,烧热墓穴(即安放灵柩的土坑),叫“烧坑”。然后放灵柩下坑,叫“下葬”。灵柩入墓后,阴阳先生向墓坑及四周撒五谷杂粮,孝子们用自身背后的衣襟兜接撒的五谷,然后倒入墓穴土坑里,同时取下孝帕、脱掉孝服,把麻丝丢入墓穴,表示戴孝截止,闭上墓门掩上土,下葬礼毕。



声明:部分资料来源网络,未能确定原始出处及 联络原作者,如有版权请联络小编处理!感谢相关作者对客家文化的传播与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