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广东仪陇商会!
首页  / 商会资讯  / 商会周刊  / 企业活着,是一种社会责任

商会周刊

企业活着,是一种社会责任

发布时间:2020-11-02 16:42:02  作者:仪陇商会秘书处  


企业 “倒闭潮”来临?


地狱般的2020年,终于快近尾声,许多企业拼尽全力,幸运活到现在。但还有一些公司,只能永远停留在2020年的“春天里”。


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爆发,使得国内经济停摆二三个月,疫情过去,百姓收入有所降低,消费低迷,各行各业都很萧条,生意很不好做。而企业工资和房租却要一直支付下去,这导致中小企业现金流枯竭,发生经营困难而倒闭。


据数据,2020年第一季度,中国有46万家公司倒闭,包括运营执照被取消的,以及自我宣布停止营业的公司,还包括26000家从事出口的企业。2020年开年至今,全国注销的企业数就超过80万,估计到年底这一数字更加严峻。


近些年来,中国许多中小企业本来挣扎在破产边缘,在这次疫情对供需两端的冲击下,其困难加重,面临倒闭的风险。还在苦苦挣扎的中小企业,经过风雨洗礼,许多都伤筋动骨,一些面临严重债务危机的民企,在破产还是硬挺之间徘徊与彷徨,不知道路在何方。


“企业倒闭潮”关乎社会稳定盘


没有企业,就保不住就业。很多小企业都倒闭了,一些企业纷纷裁员,很多外面打工的农民工都不得不返乡。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学生数量为874万人,相比2019年增加了40万人。受疫情影响,不少企业在春招求职季紧缩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额,近六成的应届生深感就业压力


一旦出现中小企业“倒闭潮”,将会给我国经济、就业、社会稳定等带来重大负面影响,并危及国内的制造业产业链及其地位。


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,60%以上的GDP70%以上的技术创新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,90%以上的企业数量。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扩大就业、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。中国当前劳动力人口大约8亿,其中就业人员约7.7亿,包括农业就业2.01亿人和非农就业5.7亿人。而私营企业与个体户提供的就业人数就达3.8亿,占全部非农就业人口的66.7%,他们同时也是大众消费的主力军。



 中小企业创造工作岗位,为员工提供收入,按其比例,是经济的基本盘,关乎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稳定, 在平时或许不起眼,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则会突显。基本盘动摇,其他扶持政策事倍功半。


企业活着,是一种社会责任


只有企业活下去了,员工才能有收入保障,才能真正刺激消费,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

企业本质是劳动者劳动交换的载体,企业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多层次、紧密的经济关系,具有清晰的社会属性,企业相当是社会的经济细胞,因此企业承载着社会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供给,承载着社会的责任。每家现存的企业都不是独立的,而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如果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,必然严重影响到经济生态链上下游的正常运行。



 因此,企业能够活下去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。当企业都熬过去,迎来的将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春天,也是 社会、人民的春天。


企业的社会责任 共同创造社会财富


虽然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运营挑战,但我们要看到,每个企业是社会中重要且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组成部分,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企业团结利益相关者,如用户、经销商、政府机构,以创新思维为社会问题中的特定群体提供帮助。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我们长久的坚持,这样最终成果才会对我们自己、周围人和整个社会有帮助。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也能够共享最终成果。


中国的企业最应该重视的是以下三件事:第一,必须能为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承担起社会责任;第二,依法纳税;第三,在中国今天的形势下,企业家最稀缺的应该是把所有的钱用在扩大自己的经营、扩大更多的就业机会上。


在目前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势下,企业要把创造就业放在首位,以社会责任铸就未来。在当前形势的情况下,不把问题推向社会,不裁员就是对社会、对国家履行了自己的起码的责任,以示企业在人类和全球经济共同面临的遭遇当中担当社会责任。


活下去,熬过去就是春天


首先是企业自救。


第一,企业家要和时间赛跑,积极地开展全方面的自救计划。保持现金流不断,极尽可能减少损失;第二,提高运营效率,如企业每次借贷为总量借贷,如果并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时间段,资金总是闲置的,将资金闲置成本累积到全年,对中小企业可能是不小的数目,如果可以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,财务成本将大大降低;第三,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,联合自救。第四,根据实际情况,创新运营方式。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,可以大大提高效率,节约人工成本,如为了提升企业采购工作,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会借助ERP中的采购管理模块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,减少采购浪费、增强盈利能力。


其次,依靠政府帮扶。


在疫情面前,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存活下来不仅是企业的责任,同时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。


企业强则经济强,经济强则国家强。企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,它就已经承担了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;而社会对企业也负有相同的责任,必须扶持企业成长。社会应该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、公正的法律环境、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必要的经营环境。


疫情之下,社会经济运转短期受到较大影响,此时社会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,相互支持,共渡难关,企业活下去就是最有社会责任的表现,社会帮扶企业同样是社会责任的表现。


再者,借助社会力量走出危机。


企业危机拯救的关键点在于恢复“造血”功能,而非单纯的“输血”,有些企业家甚至借高利贷还债,只不过是拖延了债务爆发的时间,而对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改善。只有借助外界资本,进行产品、订单的有效运转,逐步恢复“造血”功能,还债只是时间问题,假以时日,企业走出谷底,很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,再创辉煌。


因此对于已经陷入困境,债务负担沉重,资金链断裂,资产被申请保全,生产经营停滞的危机企业,除了积极自救之外,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,借助其专业的方法和工具,丰富的经验积累,雄厚的资金实力,以及在产业整合领域的资源,对企业实施债务、业务、资产的三维重组,成功化解企业危机,帮助企业搬走压在身上的债务巨石,企业才有可能走出危机,恢复正常生产经营。


困境企业就像一匹病马,把马杀掉分肉还是把马救活卖钱?其实美国一些对冲基金,在权衡救“马”的成本和风险之后,专门收购“病马”,重整后再卖出去,这一点值得借鉴。


活下去才是“硬道理”。


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考虑过生死才会活得安宁,对企业来说,企业活下去才是硬道理,存长久是企业的终极目标。


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,只要活着就有希望,只要活着就有意义。


尽管疫情的影响深远,但是最难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。


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


(文章摘自《商会通讯》,作者系经济学家、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、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、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、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、中和正道集团主席——周德文